找到相关内容1070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本法师答:菩萨度化众生,要有那些方便?

    除了勤修第一义之外,必须广学方便之法,以方便法自度度人,这是必然须要的,若不依方便之法,焉能自利利人!   现在引证圣典,来广谈菩萨度化众生所行的四摄法,何等为四?分别如下:   一.布施摄:...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,做其朋友,与其同事,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,而度化之。   菩萨济度众生,除了正见第一义之外,必须广行四摄法,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,然后方能听我劝导,修行佛道。 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535912225.html
  • 龙树菩萨“中观”简介

    ,所以说是“空不可得”。3、对于事物的认识。龙树说有二,这是就一件事物的两面来说的:从现象来说为世俗相待的世间真理,从本质来说为第一义谛绝待的真理。从世俗来看宇宙万有,无量差别,种种相状,种种功用,种种生灭、来去、同异、是非、得失行为现象和因果关系,历历分明而有;从第一义来看,虽有万象差别,而当体空不可得。空与有在因缘所生法上是统一的,因此世俗第一义是二而不二的,这便是“不坏假名而说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049980.html
  • 方便的问题——读“解脱道与菩萨道”有感

    方便的问题——读“解脱道与菩萨道”有感  李绍裘  因缘所生法,各各绝无雷同。众生的根机习气千差万别,佛陀菩萨以四悉檀为不同根性的人说法,引度入于第一义,解脱自在,是必需的,是万不得已的。以慈悲为...如为了广度众生,三根普及,扭曲所谓“一切世间善法皆是佛法”,把第一义的立场都忘记掉,方便的后遗症,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,背道而驰,就不单只出问题而出下流了。  佛法在世间上的传播,不能无方便,就有...

    李绍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2769868.html
  • 世俗和胜义谛

    世俗和胜义谛  佛法中之俗,也就是世俗,指的是二乘所修所证之苦集灭道四圣谛,由于此四圣谛所修证之解脱道观行,不离于世间五阴十八界之世俗境界相,于世间之境界相观行中,知苦、断集、证灭、修道,因于遍依世俗境界所见之理与所得之智,如此而说二乘所修证之解脱道为世俗。  佛法中所说之胜义真谛,也就是大乘第一义之理;此理乃是法界真实之理,是十方过去现在未来诸 佛无差别相之「理一心」,此理一心就是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51355748.html
  • 禅学交流讨论中的方法论

    禅学交流讨论中的方法论  大乘菩萨度众生,应种种缘、契种种机,将方便与慈悲等重。而为方便起见,从原始佛教佛陀说法时始,就以真俗二并谈。我等修学讨论,虽说终以第一义为旨归,但若不能通达圆融于俗谛,...横竖皆理;  若在果位上谈果上理或第一义,我不辩——因为横竖皆是;  若是倒果为因、倒因为果,我必辩——因为真俗谛浑淆、理事不融、因果倒置,惑乱人!  二、“二”及“二”的层层旋升  “二”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4056676.html
  • 试评吉藏的二谛论

    。然而,吉藏在其论著中对于二的阐述,除了在“于、教二”的哲学向度与四重二的方法学上,表现出一部分中观学说的传承之外,却也在其他方面,诸如有无二及中道第一义等,出现了融和异宗思想的现象,而使得吉藏的二谛论明显有超出中观二谛论的地方。本文即试从吉藏二谛论所依据的《中论》二思想,来探讨并评述吉藏的二谛论。   关键词: 1.于教二 2.中道第一义 3.四重二  页80  A ...

    刘嘉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2251679.html
  • 般若义理的探究

    是苦集灭道等,无二无别。如此真实义,唯真圣者方能知。小乘劣智不能知之,竟谓大乘非佛说。  其次再讲二,二谛亦出于般若。二谛者,即第一义与世谛,亦名真谛俗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二道树品七十一:  【佛言。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。示众生若有若无。非以第一义。世尊。世谛第 一义谛有异耶。须菩提。世谛第一义无异也。何以故。世谛如。即是第一义如。以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。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若有若无。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5160387.html
  • 佛法的功能

    融摄,等因缘成熟再会归“第一义”。   龙树菩萨曾以“四悉檀”分别佛陀的四种教化,即是:“第一义悉檀,对治悉檀,为人生善悉檀,世界悉檀&...即是真实,无有挂碍。这是澈底的治疗和身心的康复,这就要进入第一义的体悟了!   三、法性的体悟:   透澈悟见第一义,开智慧眼。   佛法超胜世间的特色在于第一义,也就是法性实相的体悟。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1868979.html
  • 试论二谛义为龙树学的核心思想(下)

    ,不知真实义。若不依俗,不得第一义;不得第一义,则不得涅槃。不能正观空,钝根则自害。如不善咒术,不善捉毒蛇。”[16]  意谓说龙树只讲空,不讲有,这样的人实际上不知道什么是空相,不知道以什么因缘而说空,也不知道什么是空义。不能如实理解“空”,所以便生如是疑难。当知三世一切诸佛说法,随众生机宜而有二种,即依世俗说和依第一义说。若不能以此二来通达佛法,则不能真正悟入佛法的真实义。因为第一义...

    张化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1144134.html
  • 为往圣继绝学——《文殊智慧哲学精义》解读

    妙即妙达“第一义”、妙圆“不二法门”、妙入“自在三昧”、妙转“烦恼菩提”、妙言“不即不离”、妙喻“淤泥莲花”,分别构成了文殊智慧哲学的本体论、认识论、方法论、实践论和价值论,作者缘何如此建构且在书中...回答。文殊智慧哲学作为一种哲学形态,有其精到的本体论范畴。  “第一义”,即“毕竟空”、“自性空”。《佛学大辞典》释:“谛者,真实之道理也,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,故云第一义”。文殊妙达“第一义”,...

    景天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3762197.html